中医理论

当前位置:主页_中医养生_中医理论_

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,中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因病机

作者: admin 时间:2021-04-07 来源:未知

  中风,亦称卒中。是一种来势较快,见证多端,病情险恶,善行而数变的疾病。本病以突然昏倒、不省人事,或突然半身不逐、口眼歪斜、言语不利、失语等为其临床主要特点。其病因,在唐宋以前,均以外风为主要因素;金元时代,刘河间主火,李东垣主气,朱丹溪主湿;明代张景岳主阴损及阳,提出“阴阳相失,精乏不交”等。因于火者,如五志化火,心火暴亢,或肾阴亏虚,水不涵木,肝阳亢上而发中风;因于气者,如气血虚衰,风邪乘虚入侵,或脉络因寒收引,血菀于上,或阴虚导致肝风内动;均可发为中风;因于痰者,如饮食不节,脾失健运,聚湿生痰,痰郁化火,火动生风,或肝火挟上逆,蒙蔽清窍而发中风;另外,年老体弱,阴阳失调,肾元不固,神明不用,虚风内动,亦可发生中风。
  总之,中风的发生,本在气血亏虚,若心、肝、肾三脏之阴阳失去平衡的情况下,加之忧思恼怒,或饮酒饱食,或房室劳累等诱因,导致阴陷于下,肝阳暴张,阳化风动,血随气逆,挟痰挟火,横窜经隧,蒙蔽清窍,形成上实下虚,阴阳不相维系的危急证侯。
  中风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、脑血栓形成、脑栓塞、面神经麻痹、脑血管痉挛等。
  中风之发生,本为阴阳偏胜,气血逆乱;标为风火交煽,痰气壅塞,形成本虚标实,上盛下虚的证候。但病情有轻有重,病位有深有浅,临床上一般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。
  中经络者,病情较轻,若属络脉空虚,风邪入中者,治宜养血和若,祛风通络;若属肝肾阴虚,风痰上扰者,治宜平肝潜阳,化痰通络。
  中脏腑者,病情较重,当分闭证和脱证,闭证以邪实内闭为主,属实证,又有阳闭和阴闭之分,阳闭者,治宜辛凉开窍,清肝熄风,阴闭者,治宜辛温开窍,除痰熄风。脱证者,治宜益气回阳,扶正固脱。另外后遗症如半身不遂、语言不利者,治宜益气活血,祛风化痰,祛风除痰,宜窍通络,并配合针灸、推拿等疗法,以提高疗效。
  中风之病,多发于老年,从中医医案中即可看出。其病因病理和治疗规范已论述,所有案例不越此轨,但个别案例存其独特性,除按辨证常规治疗外,又加入宣发肺气的麻黄、杏仁之类,肺有治理调节的作用,又为“魄之处”,人体的知觉、动作皆与肺有关,所以治疗中加入调理肺之肃降,提壶揭盖,使肺治节有序,魄存所归处,故肢节不灵自会复常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
山东杏林图书有限公司

联系电话:0531-87039606

团购热线:18866611691

Email:529796200@qq.com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城·西进时代中心A座2003

网址:www.xinglinbook.com

[向上] 
在线客服

天猫专营店

京东专营店

官方客服微信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