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理论

当前位置:主页_中医养生_中医理论_

论中医之“火”

作者: admin 时间:2020-11-26 来源:未知

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火被抽象为哲学概念,泛指具有温热、升腾、明亮、茂盛性能的事物或现象,即《尚书·洪范》所言之“火曰炎上”。被引入中医学后,火被指为“五行之一,有气而无质,造化两间,生杀万物,显仁藏用,神妙无穷”(李时珍语),并通过类比思维形成了意象性的概念,以性能一致为据与人体及自然界等建立起相应的联系。中医学关于火的名目繁多,此如《医学心悟》言:“从来火字,《内经》有壮火、少火之名,后人则曰天火、人火、君火、相火、龙火、雷火,种种不一。”但又未确立一个具有单指性的、精确的定义,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对火的理解与应用。

  笔者认为,根据中医学正邪发病学说,结合其性质与作用,把火分为正气之火、邪气之火两类则既简且妥。

【正气之“火”】

  正气之火即火之常者,也可谓生理之火,实指能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气。

  阳气之于人,“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”(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),能温养五脏六腑,四肢百骸,运行气血,蒸津化液,抵御阴寒,为生发之根本。张景岳在《类经·阴阳类》说:“火,天地之阳气也。天非此火,不能生物;人非此火,不能有生,故万物之生,皆由阳气。”并进一步提出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;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”,强调“阳强则寿,阳衰则夭”,认为阳气是人体阴阳中的主导方面,人之生长壮老、精血津液之生成,皆由阳气所主所化。这一观点,至清末被四川名医郑钦安发挥到极致,倡导“阳主阴从”,以尤重阳气、擅用附子而著称,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医学流派—火神派。

  这种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阳气,在《内经》中被称之为“少火”。少火,即平和之阳气,如有 “少火之气壮”“少火生气”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之论。但也有医家如马莳认为此处“少火”“壮火”所指是药食气味的和缓与峻烈。张景岳则持少火为生理之火、壮火为病理之火的观点,认为 :“阳和之火则生物……火和平则气乃壮。”并指出:“此虽承气味而言,然造化之道,少则壮,壮则衰,自是如此,不特专言气味者。”

  此外,还有君火、相火之名。君火指心之阳气,相火则指肝、肾、胆、膀胱、三焦等之阳气。其中,肾之阳气又称命门火或龙火,肝之阳气又称之为雷火。君火居于上焦,主宰全身;相火居于下焦,温养脏腑,以潜藏守伏为宜。二者各安其位,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。

【邪气之“火”】

  邪气之火即火之变者,也可谓病理之火,是具有致病作用的一种邪气。

  这种邪火在《内经》中被称之为“壮火”,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提出“壮火之气衰”“壮火食气”之论。

  邪气之火有内外之分、虚实之别、阴阳之属、君相之类,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这种致病火邪的特点,而虚实可作为其辨证纲领。

  内外之火 外火的由来主要有两个途径。一是感受温热邪气,这种邪气多属疠气(或称疫气、疫毒、戾气、异气、毒气等)的范畴,往往具有强烈的传染性、流行性和季节性的特点,每从口、鼻而入,性属热毒,起病急骤,来势凶猛,又变化多端,常出现扰神、动血、生风等危候。二是由风寒暑湿燥转化而来,即“五气化火”。其中暑气纯属外来,具酷热之性,为盛夏之火气,而其余风、寒、湿、燥在一定前提条件下也可化而为火。如寒邪郁遏化火,“燥胜则干”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)而易从火化;或感邪后遇阳盛或阴虚之质,或受治疗用药影响等。

  内火多因情志失调,或饮食失宜,或劳逸失度等,引发脏腑功能紊乱、阴阳气血失调而形成。包括因久病耗散而出现的脏腑阴阳气血的虚性亢奋状态,如阴虚火旺、虚火上浮、气虚之火等情况;也包括因情志、饮食或它病等所致的肝火、胃火、脾火、心火、三焦火等。就临床所见,内火之生除体质因素外,最常见的原因当属饮食与情志。过食辛辣炙煿或膏粱厚味,尤易导致胃火。情志过极,如喜、怒、忧、思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,过度兴奋或抑郁,也可久郁化火,即“五志化火”。尤其是郁怒,易致肝失条达,疏泄失职,气机郁滞,日久化火,而肝火一成,上炎可致肝阳上亢,或侮肺刑金,或扰及心神,横逆则可为肝胃郁火。

  邪火的致病特点包括动血、伤津、耗气、扰神、生风、动痰、成毒等多个方面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中对此进行了概述,指出凡出现神志昏蒙、抽搐痉挛,烦躁狂妄、精神失常、疼酸惊惕等,都与火邪有关。

  阴阳之火 李时珍言:“五行皆一,唯火有二。二者,阴火、阳火也。”而关于阴火、阳火的划分及概念却相当混乱,争论不休。依据火之部位,心居上焦阳位,而肾居下焦阴位,因而有心火为阳、肾火为阴之说。依据病理性质,阳火属热,治宜清忌温;阴火属寒,治宜温忌清。此阴火实属假热,由肾阳虚极无法潜藏而浮越,导致虚阳亢奋。对此,着眼于特性及治法,李时珍辨析说:“诸阳火遇草而焫,得木而燔,可以湿伏,可以水灭。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金石,得湿欲焰,遇水益炽。以水折之,则光焰诣天,物穷方止;以火逐之,以灰扑之,则灼性自消,光焰自灭。”

  此外,李东垣在《脾胃论》中提出“阴火”说,言:“既脾胃气衰,元气不足,而心火独盛。心火者,阴火也,起于下焦,其系系于心,心不主令,相火代之,相火下焦包络之火,元气之贼也。”惜所述详而不清,致使讼议不止。综合分析李氏所论,较为一致的看法是,指饮食劳倦、七情所伤而导致的脾胃虚弱、气血阴阳不足、脏腑功能失调、阳气浮动,气火失调的一种致病性邪火,其不仅包括心肝肾诸脏内生火热,而且君火、相火、虚火、实火、郁火等也蕴含其中。

  概而言之,阳火成于气有余,阴火生于气不足。“气有余便是火”(《丹溪心法》),此为实火;“气不足便是寒”,虽有火候,实属假象。

  君相之火 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在描述天地运气变化时,提出了君火、相火说,并以“君火以明,相火以位”来说明二者的关系定位。后世医家据此来说明人体中某些生理或病理改变。关于君火并无异议,而对于相火则论说纷纭,尚无公论。如朱丹溪认为,相火虽在人体各个脏腑中均存在,但以肝、肾为源泉,包括三焦、膀胱、心包络及胆等诸脏腑。赵献可认为,相火正常,则即如龙之潜海、雷之伏地,温煦长养脏腑气血而不显其形。

  君相生变,则成邪火,或为心火炽盛,或为相火妄动。相火不位,则成为内生虚火(龙雷之火),而“虚火之病源有二,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,此以真阴亏损,水不制火也。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,此以元阳败竭,火不归元也”(《景岳全书》)。关于此,笔者认为李可老先生的观点较为平实生动。肾为先天之本,内寄命门真火,为水火之脏。肾中水火,共处一宅。水火相抱,阴平阳秘。水足则火藏于下,温煦脏腑,统领一身之气化,是为健康无病。若因外感内伤,致水亏于下,则火失其制,即所谓水浅不养龙,于是离位上奔;或肾水寒极,逼真火浮游于上,致成火不归原之证。且肝肾同源,肾水既亏,肝失滋荣,肝中所寄雷火,势必随肾中龙火上燔,而成燎原之势,而见种种上热见证,如头痛、头晕、牙疼、齿浮、鼻衄、齿衄、面赤如醉、心悸暴喘、耳鸣如潮、口舌生疮、咽痛如火灼等。水亏者,以傅青主的引火汤(熟地、巴戟天、天冬、麦冬、茯苓、五味子)壮水敛火,导龙归海;水寒者,以引火汤加肉桂1.5克,饭丸先吞,温脏敛阳,引火归原。

  由上述可知,“火”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,但作为一个意象概念,并非对事物本质的抽象,且由于标准不明不一,致使其概念纷繁、义项杂乱、义界不清,进而出现理解时歧义频生,应用时莫衷一是。这应该是关于“火”之研究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,而研究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验诸临证,合则规而用之,不合则舍而弃之,非此所为皆属徒劳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
山东杏林图书有限公司

联系电话:0531-87039606

团购热线:18866611691

Email:529796200@qq.com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城·西进时代中心A座2003

网址:www.xinglinbook.com

[向上] 
在线客服

天猫专营店

京东专营店

官方客服微信
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