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理论

当前位置:主页_中医养生_中医理论_

中医理论:天人相应、阴阳、五行、三阴三阳

作者: admin 时间:2022-01-11 来源:未知

中医理论有四条魂,贯穿于中医理论终始。四条灵魂分别是:天人相应、阴阳、五行、三阴三阳。

天人相应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,体现在《内经》理论的方方面面,而五运六气理论是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具体表达,其地位和作用被当代所弱化。阴阳、五行贯穿于中医学理论,当代认为阴阳、五行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,其内涵和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经意。三阴三阳在当代中医理论中只保留了概念性的认识。

 

一、天人相应

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,是中医理论之魂五运六气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和表达,是魂中之魂,人法天地而生,人是天地整体的一个有机成分。陈无择曰:“夫五运六气,乃天地阴阳运行之常道也。”

(1)天体运行影响自然界万物,人是自然的一部分:我国自有文字记载,就有对天象的观测记录。《尚书·尧典》云: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时。”

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云:“太虚廖廓,肇基化元,万物资始,五运终天,布气真灵,㧾统坤元,九星悬朗,七曜周旋,曰阴曰阳,曰柔曰刚,幽显既位,寒暑弛张,生生化化,品物咸章。”说明了天地自然地生化规律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云:“天地合气,命之曰人”,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”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云:“天食人以五气,地食人以五味。”说明万物资始,天地化人,人的生存依赖天地以供养

自然之道在于天、地、人的和谐,人和万物的生长壮老已在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云:“夫道者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长久。此之谓也。帝曰:何谓也?岐伯曰:本气位也。位天者,天文也;位地者,地理也;通于人气之变化者,人事也。故太过者先天,不及者后天,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。”

中医理论:天人相应、阴阳、五行、三阴三阳

 

(2)自然因素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

人体的生理、病理与天地相应:日月、星辰(五大行星、北斗)、潮汐、不同的年份、四季、五季、二十四节气、日夜等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内在的联系和影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云:“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其气九州、九窍、五脏、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。”《灵枢·经别》云:“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,内有五脏,以应五音、五色、五时、五味、五位也;外有六腑,以应六律,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、十二辰、十二节、十二经水、十二时、十二经脉者,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。”

日月:日月的运动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明显的影响,人体之气与天地相通,顺应四时变化,人身之阳气靠阳光滋养以温煦,人体气血随月亮的运动而表现盈虚变化。
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云:“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其气九州、九窍、五藏、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。”又:“阳气者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,故天运当以日光明。是故阳因而上,卫外者也。”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云:“法则天地,象似日月,辨列星辰,逆从阴阳,分别四时。”《灵枢·岁露》云:“人与天地相参也,与日月相应也。故月满则海水西盛,人血气积,肌肉充,皮肤致,毛发坚,腠理郄,烟垢著。当是之时,虽遇贼风,其入浅不深。至其月郭空,则海水东盛,人气血虚,其卫气去,形独居,肌肉减,皮肤纵,腠理开,毛发残,膲理薄,烟垢落。当是之时,遇贼风则其入深,其病人也卒暴。”

因此,如果日月的运动变化出现异常,则邪气侵害人体,治疗上要充分考虑日月运动对人体的影响,辨证论治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云:“天明则日月不明,邪害空窍。”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云:“凡刺之法,必候日月星辰,四时八正之气,气定乃刺之。是故天温日明,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,故血易泻,气易行;天寒日阴,则人血凝泣,而卫气沉。月始生,则血气始精,卫气始行;月郭满,则血气实,肌肉坚;月郭空,则肌肉减,经络虚,卫气去,形独居。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。是以天寒无刺,天温无凝。月生无泻,月满无补,月郭空无治,是谓得时而调之。因天之序,盛虚之时,移光定位,正立而待之。故曰月生而泻,是谓脏虚;月满而补,血气扬溢,络有留血,命曰重实;月郭空而治,是谓乱经。”

星辰八正:五大行星、二十八宿的运行,对人体经脉、气血阴阳也产生影响。人身气血运行上应二十八宿,五行之气贯通天地五脏。

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云:“星辰者,所以制日月之行也。八正者,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……以日之寒温,月之虚盛,四时气之浮沉,参伍相合而调之,工常先见之,然而不形于外,故曰观于冥冥焉。”《圣济经》云:“五行之气,上应五星,内彻五脏。”《灵枢•五十营》云:“天周二十八宿,宿三十六分。人气行一周,千八分。日行二十八宿,人经脉上下、左右、前后二十八脉,周身十六丈二尺,以应二十八宿。”

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与五星运动亦有密切的联系,岁候太过与不及影响人体生理病理。如岁木太过,上应岁星的变化,风气流行,根据五行生克规律,木克土,影响脾的生理功能,脾土容易感受邪气,产生疾病,临证应顺天而治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云:“夫子之言岁候,其不及太过,而上应五星……承天而行之,故无妄动,无不应也。卒然而动者,气之交变也,其不应焉。”又云:“岁木太过,风气流行,脾土受邪……上应岁星……化气不正……上应太白星。”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云:“太阳司天之政……水土合德,上应辰星、镇星。”

岁运:岁运的变化对人体疾病也有明显的影响。不同的年份,有太过不及之殊;同一年之中,主运、客运会相互作用,对气候和人体产生影响;主气、客气会化生不同的气象变化,影响人体健康与发病。所以治病必须要了解每一年的岁运、客运和客气,以及司天、在泉,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。

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云:“五日谓之候,三候谓之气,六气谓之时,四时谓之岁,而各从其主治焉。五运相袭,而皆治之,终期之日,周而复始,时立气布,如环无端,候亦同法。故曰:不知年之所加,气之盛衰,虚实之所起,不可以为工矣。”《灵枢·五变》云:“先立其年,以知其时。时高则起,时下则殆,虽不陷下,当年有冲通,其病必起,是谓因形而生病,五变之纪也。”

四季:生命要顺应天地阴阳,法则天地,四季变化,阴阳交替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人体的气血与之相顺应,四时气候变化,对应人体相应脏腑,人体的脉象也随四时而变化。

《灵枢·逆顺》云:“气之逆顺者,所以应天地、阴阳、四时、五行也。”《灵枢·顺气一曰分为四时》云: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气之常也,人亦应之。”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云:“春日浮,如鱼之游在波;夏日在肤,泛泛乎万物有余;秋日下肤,蛰虫将去;冬日在骨,蛰虫周密,君子居室。”

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四时的异常气候有关联,如春天生东风,如果太过异常,影响人体肝脏;夏天生南风,异常则影响人体心脏;秋天生西风,异常则影响人体肺脏;冬天生北风,异常则影响人体肾脏。

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云:“东风生于春,病在肝,俞在颈项;南风生于夏,病在心,俞在胸胁;西风生于秋,病在肺,俞在肩背;北风生于冬,病在肾,俞在腰股;中央为土,病在脾,俞在脊。故春气者病在头,夏气者病在藏,秋气者病在肩背,冬气者病在四肢。”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云:“冬伤于寒,春必温病;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;夏伤于暑,秋必痎疟;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。”又云:“天有四时五行,以生长收藏,以生寒暑燥湿风;人有五脏化五气,以生喜怒悲忧恐。”

(3)养生治未病:人要顺应四时养生,和于阴阳,以防病治病春天到来,万物以荣,要早睡早起,散步旅游,顺应春气之生发;夏天万物生长,要保持情绪稳定,享受阳光,适当运动,顺应阳气的发散;秋天凉燥,要早睡早起,保持平和的心态,收敛神气,勿使外泄,多食水果,清肺气,以应秋气;冬天要养精气,早睡晚起,减少运动,以应冬气闭藏。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……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逆其根,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故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终始也,死生之本也,逆之则灾害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,是谓得道。”又云:“从阴阳则生,逆之则死,从之则治,逆之则乱。反顺为逆,是谓内格。”

十二月:十二月之中,人气顺应每月的气候变化而自我调节,适应自然规律。如正月二月,人气在肝;三月四月,人气在脾;五月六月,人气在头;七月八月,人气在肺;九月十月,人气在心;十一月十二月,人气在肾。这是人气与天地相应,每月的运行规律。所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,要认识每月的发病特点,以指导治疗。

《灵枢·五乱》云:“经脉十二者,以应十二月。十二月者,分为四时。四时者,春秋冬夏,其气各异。”《素问·脉解》云:“正月阳气出在上,而阴气盛,阳未得自次也,故肿腰椎痛也。病偏虚为跛者,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,所谓偏虚者,冬寒颇有不足者,故偏虚为跛也。”

昼夜:我们知道,日夜的变化在于地球随太阳运动的自转,形成了昼夜,以分为阴阳。面向太阳则为白天,阳气生发;背向太阳,则为夜晚,阳气潜藏。人体的阳气呈现阳光规律,因此我们在养生、防病、治病过程中,要顺应阳气的特点,适阴阳而安居处。
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云:“故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气生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虚,气门乃闭。是故暮而收拒,无扰筋骨,无见雾露,反此三时,形乃困薄。”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云:“日中而阳陇为重阳,夜半而阴陇为重阴。故太阴主内,太阳主外,各行二十五度,分为昼夜。夜半为阴陇,夜半后而为阴衰,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。日中为阳陇,日西而阳衰,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。夜半而大会,万民皆卧,命曰合阴。平旦阴尽而阳受气。如是无已,与天地同纪。”

人体发生的疾病,有旦慧、午安、夕加、夜甚的特点,提示我们要预判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,提前采取措施,以治未病。

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为四时》云:“夫百病者,多以旦慧、昼安、夕加、夜甚……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是气之常也,人亦应之。以一日分为四时,朝则为春,日中为夏,日入为秋,夜半为冬。朝则人气始生,病气衰,故旦慧;日中人气长,长则胜邪,故安;夕则人气始衰,邪气始生,故加;夜半人气入脏,邪气独居于身,故甚也。”

 

二、阴阳

 

中医理论:天人相应、阴阳、五行、三阴三阳

 

远古对自然界的认识应该是基于阴阳,阴阳源于古人对日月昼夜的认识,阴阳本原为地球的自转。这在《内经》中可以有所体现。《灵枢·阴阳系日月》云:“黄帝曰:余闻天为阳,地为阴,日为阳,月为阴。”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云:“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,行于阳二十五度,分为昼夜。”《灵枢》的这些认识,可以看出古人对阴阳认识的肇源。

阴阳观念的萌生可远溯至伏羲、尧舜时代,人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步扩大,把向日为“阳”,背日为“阴”,山之南阳光多为阳,山之北阳光少为阴;把男人为阳,女人为阴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云: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故天运当以日光明,是故阳因而上,卫外者也。”

传说伏羲发现河图,大禹发现洛书。二者皆是以符号标注阴阳。大约4000多年前,古人发明了圭表,并以圭表测影,观察一天、四季、一年阴阳变化,于是产生了太极图,并由此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。在阴阳概念的基础上,进一步分为四象、八卦,以先天八卦对应河图,说明天道;以后天八卦对应洛书,说理地道。

在夏商之际出现了三易:连山、归藏、周易。连山、归藏已失传,留给我们的《周易》揭示了古代文明的肇源。《周礼•春官宗伯第三•筮人》云:“筮人掌三易,以辨九筮之名:一曰《连山》,二曰《归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”。《帝王世纪》云:“庖犠作八卦,神农重之为六十四卦,黄帝、尧、舜引而申之,分为二易。至夏人因炎帝曰《连山》,殷人因黄帝曰《归藏》,文王广六十四卦,著九六之爻,谓之《周易》。”

创制“阴阳”一词,明确阴阳概念,则是殷周时代才有的文化特征,殷代龟甲卜辞里就已有大量关于“阴阳”、“晦日”的记载。由于古人对二十八宿的认识久远,此时古人以阴阳描述二十八宿的运行是可能的。《灵枢·卫气行》云:“岁有十二月,日有十二辰,子午为经,卯酉为纬。天周二十八宿,而一面七星,四七二十八星,房昴为纬,虚张为经,是故房至毕为阳,昴至心为阴,阳主昼,阴主夜。”

后经春秋到战国中、后期,阴阳观念始发展、演变成一种概念形态。《诗经·公刘》云:“既景遒岗,相其阴阳。”阴阳成为阴阳家、道家、儒家、法家、农家等诸子百家普遍的理论基础,成为古人的思想观和方法论,并把阴阳赋以象数的内涵。此时《易经》理论诞生,《周易》包括《经》和《传》两部分,《经》主要是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,各有卦辞和爻辞,可能写定于周初至春秋。《传》是解释《经》的,相传孔子所作,今人研究,大抵系战国及秦汉之际的作品,是以阴阳说理,以卦、爻、象、数作为基本要素。

《黄帝内经》应用了阴阳的哲学思想为指导,继承了传统阴阳的认识,阴阳应天地之象为主,用阴阳以说医理,《内经》中的阴阳具有象、数、物质以及古代哲学指导下的说理方法,阴阳理论贯穿于《内经》全篇,成为中医理论的灵魂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云: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”说明阴阳是天地自然规律,万事万物的纲领,运动变化的源泉,生克亢害的肇始,是天地之大道。其后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在五运六气理论中进一步阐发了五运阴阳:“夫五运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可不通乎!故物生谓之化,物极谓之变,阴阳不测谓之神,神用无方谓之圣。”

 

 

三、五行

五行概念的提出和形成,目前通常认为,先有殷商五方概念,后春秋有五材说,多以《尚书·洪范》提出“五行”的概念为五行源头。《尚书·洪范》云:“木火土金水,木曰曲直,火曰炎上,土曰嫁穑,金曰从革,水曰润下。”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形态象来说理五行。

中医理论:天人相应、阴阳、五行、三阴三阳

 

五行概念源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吗?非也。《五行大义》云:“五行因何生?曰:因天地而生。”董仲舒也明确指出:“天地之气,合而为一,分为阴阳,判为四时,列为五行”。

医圣张仲景曰:“夫天布五行,以运万类。”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云:“天有五行,御五位,以生寒暑燥湿风。”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云:“天垂象,地成形,七曜纬虚,五行丽地。”可见,五行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察

《事物记源》引史记历书曰:“黄帝建立五行,起五部”。应劭注曰:“五行,金木水火土也”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也记载:“轩辕……治五气。”《集解》引王肃言注解“五气”为“五行之气”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云:“览《太始天元册》文曰: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,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,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,素天之气经于亢氏昂毕,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。所谓戊已分者,奎壁角轸,则天地之门户也。夫候之所始,道之所生,不可不通也。”《白虎通·五行》云:“五行者,谓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也。言行者,欲为天行之义也。”王冰曰:“五运,谓五行之气,应天之运而主化者也。”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曰:“五运更始,上应天期,阴阳往复,寒暑迎随,真邪相薄,内外分离,六经波荡,五气倾移,太过不及,专胜兼并。”

五行关键在行、动(传)、运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云:“黄帝问曰: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,何如而从?何如而逆?得失之意,愿闻其事。岐伯对曰:五行者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也,更贵更贱,以知死生,以决成败,而定五藏之气,间甚之时,死生之期也。”

(1)行的含义有二:一是运行之义。《汉书》:“五行者,五常之行气也。”二是具有行列的意义。《尚书·洪范》曰:“汩陈其五行。”我们目前的教材取其行列之意,即以五行类比自然界万事万物及人体发病与脏腑、经络等,更多地忽视了五行之运行。

(2)动(传):五行之气在动,在人体表现为五脏之气相传,《内经》以生克乘侮表现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云:“五藏受气于其所生,传之于其所胜,气舍于其所生,死于其所不胜。病之且死,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,病乃死。此言气之逆行也,故死。肝受气于心,传之于脾,气舍于肾,至肺而死。心受气于脾,传之于肺,气舍于肝,至肾而死。脾受气于肺,传之于肾,气舍于心,至肝而死。肺受气于肾,传之于肝,气舍于脾,至心而死。肾受气于肝,传之于心,气舍于肺,至脾而死。此皆逆死也。一日一夜五分之,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。黄帝曰:五藏相通,移皆有次。五藏有病,则各传其所胜。”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云:“脏病所以难治者,传其所胜也。府病易治者,传其子也。”《难经·七十七难》云:“所谓治未病者,则知肝当传之与脾,故先实脾气。”

(3)运:即五运,是五行之气运,其客观基础是地球的公转。运气理论以生克乘侮、亢害承制来表现。

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云:“东方生风,风生木,在音为角;南方生热,热生火,在音为徵;中央生湿,湿生土,在音为宫;西方生燥,燥生金,在音为商;北方生寒,寒生水,在音为羽。”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“何谓所胜?岐伯曰:春胜长夏,长夏胜冬,冬胜夏,夏胜秋,秋胜春,所谓得五行时之胜,各以气命其藏。”用以说明五运的相生、相胜运化。

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云:“气有余,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;其不及,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,己所胜轻而侮之。”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云:“相火之下,水气承之;水位之下,土气承之;土位之下,风气承之;风位之下,金气承之;金位之下,火气承之;君火之下,阴精承之。帝曰:何也?岐伯曰:亢则害,承乃制,制则生化,外列盛衰,害则败乱,生化大病。”用以说明五运的相乘、相侮、相承之机。

五行理论贯穿《内经》,贯穿中医理论,是以五行理论也是中医理论之魂。

 

四、三阴三阳

三阴三阳即厥阴、少阴、太阴、少阳、阳明、太阳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云:“阴阳之气各有多少,故曰三阴三阳也。”中医古籍里有多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,大抵可以归纳为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、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、病理反应类、脉诊部位类、时间周期类等。

中医理论:天人相应、阴阳、五行、三阴三阳

 

最早的对三阴三阳记载的文献可能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《阴阳脉死候》:“凡三阳,天气也……凡三阴,地气也。”《足臂十一脉灸经》和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中有以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命名的经脉名称,是目前中医医籍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阴三阳术语。

在中医理论中,三阴三阳也是贯透《内经》,张仲景更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,发展了《内经》临床应用。

三阴三阳在《内经》理论中大体可分为三种内涵:

(1)天之三阴三阳: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元为本,三阴三阳为标,中气与之相承说理六气天运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云:“寒暑燥湿风火,天之阴阳也,三阴三阳上奉之……厥阴之上,风气主之;少阴之上,热气主之;太阴之上,湿气主之;少阳之上,相火主之;阳明之上,燥气主之;太阳之上,寒气主之。所谓本也,是谓六元。”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云:“所谓本也,本之下,中之见也,见之下,气之标也,本标不同,气应异象。”

(2)地的三阴三阳:以木火土金水阴精与天之三阴三阳相承,以说理地道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云:“相火之下,水气承之;水位之下,土气承之;土位之下,风气承之;风位之下,金气承之;金位之下,火气承之;君火之下,阴精承之。帝曰:何也?岐伯曰:亢则害,承乃制,制则生化,外列盛衰,害则败乱,生化大病。”

(3)人的的三阴三阳: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云:“夫数之可数者,人中之阴阳也,然所合,数之可得者也。夫阴阳者,数之可十,推之可百,数之可千,推之可万。天地阴阳者,不以数推,以象之谓也。”太阳、阳明、少阳、太阴、厥阴、少阴。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脏腑、经脉、经筋、皮部之中,各部也以三阴三阳命之。其离合出入,升降沉浮,数之可得,合于阴阳变化规律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云:“三经者,不得相失也……阴阳冲冲,积传为一周,气里行表而为相成也”。《素问·热论》云:“伤寒一日,太阳受之,故头项痛、腰脊强。二日阳明受之…三日少阳受之…四日太阴受之…五日少阴受之…六日厥阴受之……三阴三阳,五脏六腑皆受病,荣卫不行,五脏不通”。三阴三阳在人体中除了归纳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、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、病理反应类、脉诊部位类、时间周期类等内涵之外,更多地是探讨天、地、人与自然、疾病的关系,说明人体结构和气化,贯穿中医理论,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,是以三阴三阳是中医理论之魂。

伤寒论》中的三阴三阳:伤寒论》是对《内经》三阴三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,《伤寒论》三阴三阳源于《内经》三阴三阳,历代医家对《伤寒论》理论源于《黄帝内经》几无异议,且仲景在《伤寒论》原序中有明确交待: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,撰用《素问》《九卷》《八十一难》《阴阳大论》《胎胪药录》,并平脉辨证,为《伤寒杂病论》合十六卷”,阐明了《伤寒论》与《内经》的学术渊源关系。

(1)六病:把《伤寒论》中的论述归于六病,历代有之。《伤寒论》是讲六病吗?非也。首先《伤寒论》不只六个病,也不是六组病,大家可以找一找《伤寒论》里究竟有多少病。其次,《伤寒论》讲的不是六病,是伤于寒的各种病。第三,看《伤寒论》的论述,如太阳之为病,少阳之为病等等,讲的都不是太阳病、少阳病。

(2)六经:伤寒论》讲六经是正确的,在伤寒例中已有明确交待。《伤寒论·伤寒例第三》三阳经“此三经受病,未入于腑者,可汗而已”。三阴经“此三经受病,已入于腑,可下而已。”因此六经是存在的。后世刘河间在《伤寒直折》所言亦是。那么是六经病吗?也不是。《伤寒论·伤寒例第三》:“太阳受病也,当一二日发……阳明受病也,当二三日发……少阳受病也……当三四日发……太阴受病也,当四五日发……少阴受病也,当五六日发。……厥阴受病也……当六七日发。”讲的是六经受病,六经是病位,严格来讲不是六经病。

(3)六气:伤寒论》讲六气吗?仲景非常重视运气学说,在其原序中说:“夫天布五行,以运万类,人禀五常,以有五脏,经络腑俞,阴阳会通,玄冥幽微,变化难极。”桂林古本《伤寒杂病论》载有《六气主客第三》一篇,五运六气的基本规律讲得非常清楚。《伤寒论》的六气是天之六气吗?六气是什么?太阳、少阳、阳明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,在《伤寒论》各篇题目中交待很清楚,乃人身之六气,与天之六气相应。成无己在《注解伤寒论》中说:“六经传变,三阴三阳之气皆和,大邪之气皆去,病人精神爽慧也。”因此,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《伤寒论》始终,存在于《伤寒论》灵魂之中。且在各卷之首业已明确交待清楚。六气就是太阳、少阳、阳明、太阴、少阴、厥阴,这是人之六气,非天之六气,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六气而进行。六气存在于六经之中,是六经的物质基础,升降出入,构成人的基本生命。如《素问·六徵旨大论》云:“出入废则神机化灭,升降息则气立孤危。故非出入,则无以生长壮老已;非升降,则无以生长化收藏。是以升降出入,无器不有。故器者,生化之宇,器散则分之,生化息矣。故无不出入,无不升降。”六气在六经中传化,如发病则表现出各经症状特点,这也是后世把六气为病理解为六经病的根本原因。

三阴三阳理论贯穿《内经》《伤寒杂病论》始终,故为中医理论之魂。

联系我们
Contact
山东杏林图书有限公司

联系电话:0531-87039606

团购热线:18866611691

Email:529796200@qq.com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西城·西进时代中心A座2003

网址:www.xinglinbook.com

[向上] 
在线客服

天猫专营店

京东专营店

官方客服微信

微信公众号